栏目分类
突然公告:6家公司发布凌晨严重减持的消息,或跌停吃面(2.26)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7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76

从2025年二月二十五号晚上到二十六日早上,一系列的大公司大股东纷纷减持股票。六大公司相继公布了大规模的股票减持计划,合计约三十亿美元,令投资人担心第二天股票的走向。在上述减持方案的背景下,一方面是原股东纷纷抽身而退,另一方面则是各大机构在进行策略上的重新布局,反映了目前股市的高震荡态势。

东鹏饮品:第3大持股人计划卖出逾十六亿美元

东鹏饮品(605499. SH)被誉为“能量饮品行业龙头”,于二月二十日发布消息,其公司的第三大持股人——烟台市鲲鹏实业有限公司拟将其不超过716.900股股份进行减持,以当天股价230元计算,将获得16.49亿元的资金。此次减持不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在A股“减持王”,而且由于其持有股权的特殊性,鲲鹏资本曾经在该公司初期就参与了该公司的筹资,并且持有的股份价格非常低廉。在该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,该公司的股票就暴跌了6.52%。

中国西电:被外国大股东抛出大量股票

电力装备行业的领军人物中国西电于二月十二日公布,其第2大持股人通用电力新加坡有限公司(GE Electric Electric Co.),该公司持有12%的股票,打算将其持有的百分之三的股票,即1.54亿股。该公司的外国持股人已经11年了,在过去的11年里,他已经通过大量的股票买卖和市场拍卖获得了12.23亿美元的现金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位大股东在2013年以33.83亿的价格入股,目前持有的股份仍然超过48亿,账面收益接近80%。市场分析人士指出,在产业高景气阶段,外国投资者的退出或许是产业周期拐点的标志。

良品小店:3年内,大股东减持超4亿元

良品商店(603719. SH)于二月十二日再次宣布,其控股的达永集团(Dalon Co. Ltd.)拟将其3%的股票减持,按照当天的收盘价,将获得1.67亿美元的现金。此次增持是公司从2024年起第3次减持股份,套现逾三亿港元。更让投资人感到忧虑的是,该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净利较上年同期下跌89.86%,这使得公司在盈利下滑和股权减少的情况下,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再加上业内激烈的市场竞争,它的股票价格已经从2024年的顶峰跌到了一半。

南山:机构投资者的精确减持

日前,一家名叫“山外山”的血液过滤设备制造商,于二月二十五日宣布,其控股的华盖信诚已以“大宗”方式,成功地将其所持有的股票减少了2.8个百分点,共计899.67万股。这家券商参加了公司的明年的定向发行,每股股票的价格大约是15美元,目前的股票价格已经超过了40元,回报率超过了166%。这样的“精准逃顶”行为引起了市场对于机构的注意,一些人担心随后会出现类似的卖出行为。

莎普爱思:控股股东今年第二大股东减持

眼科行业龙头公司莎普爱思(603168. SH)于11月21号公布,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德康计划减持2%的股票,上海景兴计划减少3%的股票,总计将获得大约4亿4千万。这已经是陈德康今年以来的第2次减持,之前他曾以协议转让的形式出售了5%的股权。最近几年,公司向医疗设备的方向发展并不顺利,预计到2023年上半年,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将会下降27%。

惠发粮食:大股东纷纷减持股份

正和昌集团控股的惠发食品(603536. SH)于十一月七日公布了其2.17%的股票清算计划。自从2021年成为这家公司的十大股东以来,这家公司的股价就像坐坐过山车一样,在2023年的时候,公司的净利润会暴涨300%,而在2024年,由于成本上升,公司将出现亏损。这一“获利兑现就走”的运作方式,是最近一段时间中,中小市值企业纷纷减持的一个经典案例。

此次减持风波的出现,反映了一系列市场信息:

1.估值恢复后的兑现动力:上海股市较2021年九月低位已回升20%以上,一些股票上涨超过100%,且有较强的持股人有较强的减持意向;

2.工业企业策略的转变:例如,通用电子对中国西电的增持,体现了外资改变了对传统制造企业的投资逻辑;

3.资金压力的传递:一些大股东因质押平仓和基金赎回等被动减资事件增多;

4.相关监管措施的效果:在新的减仓规则下,股票的成交量比例提高到了60%,从而减轻了对股票的冲击。

在这波大规模减持浪潮中,投资人需要注意三种类型的风险:业绩下降带来的“双杀”组合,原始股东超低价“暴利减持”,以及机构抱团的基金撤出。虽然监管部门可能会加大对公司的信息披露的要求,但是从根本上来说,还是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的运营水平,拿出真正的业绩来维护投资者的信任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